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历代本草著作,对椒目的名称、基原产地及采收、功效主治、性味归经等方面进行综述。椒目作为药材名始载于《本草经集注》,后世也多以“椒目”作为正名;椒目为芸香科植物花椒或青椒的种子,秋季8~10月成熟时采摘,炮制方法有净制、炒制和盐制;能利水消肿,治疗肾虚耳鸣,主治水腹胀满,无毒或小毒。本文对椒目追本溯源,考究药史,厘清椒目的中药基原性能,为椒目的临床正确使用及为国家制定该药材的中药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椒目为我国常用中药,用药历史悠久,在各地均广泛应用。其单独作为药材使用首载于《本草经集注》,古代主要制备为方剂“椒目丸”、“葶苈丸”等用于治疗涌水等症[1-2],现代主要制备为强龙益肾胶囊、肾炎消肿片等中药成方制剂中 [3],以及制成椒目油用于改善骨质疏松、抗炎抗喉癌等;并进行相关药理拓展研究;制备为椒目泄水贴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等[4-6]。但古籍文献等对椒目药材本身的叙述较少且不精确,仅有少数学者对原植物之一花椒进行本草考证,临床应用也并未详细叙述椒目的情况,另外《中国药典》也未收录椒目的药品标准。因此有必要将历代本草以及医学古籍进行整理归纳,对其名称、基原产地及采收、功效主治、性味归经等方面进行考证,为椒目的临床应用及开发利用提供本草依据,为其标准制定给予理论指导。
1 名称考证
椒目作为药材始载于《本草经集注》:“椒目冷利去水”[7],但并未被单独收录,只作为附药出现在蜀椒的描述之中。“椒目”意为“花椒内的黑子”,对于其名称来源,陈淏子在《花镜·椒》中有“内有小黑子突出,如人之瞳子,故有椒目之称”的记载,《本草述》中也记载其椒目命名原因为“蜀椒肉厚皮皱,其子光黑如人之瞳人,故谓之椒目”[8]。盖其源于椒、形如目,故称之为椒目。有其花椒项下别名记载为椒目者,如《房县中药志第一卷》“花椒,别名大花椒、椒目”[9],其性味归经等均与药典所载椒目不同而与花椒相同,可能将花椒与椒目未分离混用所致。
其从南北朝至明代基本以“椒目”作为通用药名,但“川椒目”这一别名首次在明代《赤水玄珠》“椒目散”一方中作为主药之名出现[2],之后出现其他别名“花椒子子”[10]、“花椒子”[11]、“花椒种”[12]、“花椒籽、川椒籽、野花椒籽”[13]和“椒子、蜀椒子”[14],其意均以其来源及药用部位的组合命名。《本草释名考订》中首次根据其来源不同出现较为全面的“川椒目、花椒目、蜀椒目”:“呈卵圆形或半球形,外表面黑色,具光泽,形似目珠,故名椒目”[15]。另因椒目在三都水族中作为民族药应用,故有其民族药名为水药名:(mai4ciu1)梅秀[16]。《中药别名大辞典》中记载:“椒子、花椒目、川椒目、蜀椒目、檓目、南椒目、巴椒目、大椒目、秦椒目、汗椒目、汉椒目、点椒目、红花椒目、红椒目、大红袍目、陆拨目、蓎藙目”[17],大都来源于花椒之别名。椒目在《中国药典》中尚未单独收录药材标准,但在地方标准中有记载:《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以花椒目为药材名;《四川省中草药标准》(试行稿)(第四批)1984年版、《山西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版、《四川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版、《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1988年版、《河南省中药材标准》1993年版、《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和1995年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均以椒目为药材名 [16]。“炒椒目”首次在清代《秦伯未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治疗肿胀之法时提到[18],意为炒法炮制后的椒目入药,并未作为别名;在《常用中药处方名辨义》中首次作为别名出现:“入药时常先炒至油出,故又称炒椒目”[19]。在《中药炮制技术指南》中总结为“椒目、花椒目、川椒目、蜀椒目、炒椒目”[20],但后世未得到广泛应用。综上,椒目虽别名众多,且多体现产地地域特点,但后世仍多以“椒目”作为正名。
2 采收炮制基原产地考证
2.1 采收炮制考证
椒目原植物采收始载于《新修本草》:“八月采实,阴干”[21],后世本草皆延续下来而未变动;现代的《中华本草》《邹平中药志》中记载“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晾干,待果实开裂,果皮与种子分开时取出种子”[22-23]。故考证得椒目于秋季8~10月成熟时采摘。
椒目的炮制方法记载甚少,多为产地加工,近代典籍中才渐有说明。炮制工艺有3种:一种是“净制”:将原药材拣去果皮及果柄,筛去灰屑[20];一种是“炒椒目”:炒制将筛选净的花椒目,放入锅内用文火拌炒,炒至黑褐色发香,取出晾凉;一种是“盐椒目”:将净花椒目,用文火拌炒,加食盐1.5%兑适量水,边炒边洒,炒至水干发香,枯焦色,取出晾凉[24]。
2.2 基原产地考证
椒目原植物最早记载于《诗经》:“椒聊之实,蕃衍盈升。视尔如蔽,贻我握椒。有椒其卑,胡考之宁”,指椒目可喻多子多福、可作定情之物、可作祭祀之用[25]。《本草经集注》首次记载椒目源于蜀椒[7],唐宋时期也多认为椒目来源于蜀椒,如《新修本草》《开宝本草》《证类本草》《本草衍义》于蜀椒项下云“其子椒目”[21,26-28];明清时期多认为椒目源于蜀椒和川椒,时珍曰:“蜀椒肉厚皮皱,其子光黑如人之瞳人,故谓之椒目。他椒子虽光黑,亦不似之,若土椒则子无光彩矣”[29]。蜀椒与川椒经考证属同种,《医学入门》记载:“出四川,谓之蜀椒”[30];《药物出产辨》记载:“产四川者为川椒”[31];《药性切用》记载:“川椒,一名蜀椒”[32];《金匮要略》:“椒目,即川椒之仁”[33]。此外,清代出现椒目归于花椒项,如《本草问答》记载:“至于花椒之仁,称椒目”[34]。《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秦椒蜀椒为同种[35],另《本草撮要》云:“蜀椒,一名川椒。秦产俗名花椒”[36],故蜀椒、川椒、秦椒、花椒均为同种,皆为椒目之来源。近代本草中“蜀椒、川椒、秦椒”逐渐归于“花椒”项下,大多记载椒目来源于花椒、青椒:《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药学》:“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种子”[37]。《药材资料汇编》:“1.花椒呈1~2个相连球形果或开裂成基部相连的两瓣状。果皮表面红色、紫红色或红棕色,极皱缩,有多数突起又凹下的油腺,内果皮光滑,淡黄色,有的残存黑色球形种子。香气浓郁,味麻辛。2.青椒呈1~3个相连的球形果或每果已开裂成两瓣状,果顶端具短小喙尖,果皮表面草绿色、黄绿色或棕绿色,有网纹及多数凹下的点状油腺,内果皮淡黄色”[38]。
唐宋时期对椒目产地优劣进一步研究,《新修本草》《开宝本草》《证类本草》《嘉祐本草》云:“今椒出金州西域者最善”[21,26-27,39],今甘肃一带,与现代考证结果相符;《精编中草药彩色图谱》:“以四川、陕西、河北产品最为驰名,视为道地药材”[40]。故可知椒目为芸香科植物花椒或青椒的种子,四川、陕西、河北一带为其道地产地。部分古籍中椒目原植物绘图见图1[27,35,41-46],由图可知,椒目原植物蜀椒、川椒、秦椒、花椒的历代典籍绘图虽绘画方式不同、名称记载变更但均属同种,是为中药椒目的原植物。
3 功效主治考证
椒目于《本草经集注》首载“利去水”[7]。唐宋元时期,多记载为“利去水,主水腹胀满,利小便”[21,47],意为“通利水道,主治腹胀水肿,利尿”;宋代《本草衍义》记载:“治盗汗尤功,又治水蛊”为首次提到椒目治盗汗、水蛊之功效[28]。“盗汗”:“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33],意指睡中出汗,醒后即止;“水蛊”:“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黑,如似肺状,名水蛊也”[48]。《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藏,主津液”[49],元代将利水进行更进一步精确,椒目对水的作用可引申至脏腑:《食物本草》中提到“治十二种水气,膀胱急”[50]。甄权《药性论》记载:“椒气下达,故椒目能治肾虚耳鸣”[47],但并未在椒目项中明确列出,在元代《食物本草》才明确记载其有治疗“肾虚耳卒鸣聋,止气喘”的功效[50]。“肾虚耳鸣”:“治肾虚耳鸣,夜间睡著如打战鼓,觉耳内风吹,更四肢抽掣痛,黄芪圆”[51],指肾虚精气不足所致之耳鸣。“肾虚耳聋”:“论曰耳聋之证有二。有肾虚精脱耳聋者,肾气通于耳也。有经脉气厥而聋者,经脉络于耳也。肾虚耳聋者,其候面色黑”[52],指肾虚精脱所致耳聋。
明清时期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本草备要》将利水明确为“专行水道,不行谷道”[53],水道指前阴,谷道指后阴;《医林纂要药性》更发现椒目对肾功能有益:“坚肾,润命门,行淫水,安相火”[54],与椒目入肾经相符合。椒目在古代已有成方应用:“己椒苈黄丸”、“疏凿饮子”、“椒目丸”等,皆与其功效相符合[55-57]。
近代本草中功效对古代本草所提到的进行了概括总结,较为统一:“利水消肿、祛痰平喘、主治水肿胀满、哮喘”。《名医用药经验荟萃》中强调:“椒目戒喘有奇效”、“特点:起效快、临床疗效好、运用范围广”[58]。综上,椒目利水消肿,治肾虚耳鸣,主治水腹胀满,平喘,为利水之佳品。历代本草典籍中椒目的功效主治记载见表1。
4 性味归经考证
历代文献中对于其性味,多描述为味苦、辛,性寒,少量描述为性温平。苦味“泄、燥、坚”,辛味“散、行”。椒目的性味决定了其归经主要与主水之经有关,其主入脾、肺、肾、膀胱经。
4.1 性味
椒目性味首载于《本草经集注》,谓之“冷”[7];东汉时期《金匮要略》中记载“椒目性凉”[33],均为寒凉之意;唐宋时期于药性论述有所变化,《药性论》中记载:“味苦、辛”[47];《新修本草》
《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要药分剂》《本草求原》记载:“味苦、性寒”[21,26-27,39,59-60],盖因“寒”与“冷”相应意为其性寒;“辛”则因其发散之功,与“利水消肿,治水肿胀满”之功效相符合。明清时期除《药性切用》“微温”、《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第一册》“味辛,性温”[32,61],总体记载谓“苦、辛、寒”,各书取其一二而记,与各书所载功效相关,《本草纲目》:“苦、寒”[29];《本草蒙筌》《本草易读》《本草从新》:“苦、辛”[42,62-63]。近现代基本确定了椒目性味“辛,苦,寒”:《实用中医方药手册》《中国药物大全中药卷》记载:“味辛、苦,性寒”[64-65],但仍有少量本草亦记载:“味、苦、辛,温”[59,66-67]。对于“寒”与“热”的记载歧义,近代郑公硕认为:“椒目寒中有温,水气并治”[14],故虽有寒热差别,但寒性仍得到历代主流本草认可。综上,椒目的性味为“苦,辛,寒”。
4.2 归经
古本草中关于椒目归经的记载甚少,明代以前未有说明。其归经首载于明代《本草释名考订》中“归脾、肺、膀胱经”[15];清代本草中也少有记载:《要药分剂》记载为“脾、膀胱经”[59],去掉“肺经”盖因其记载归经后阐述“为利水之品。行积水,逐留饮”[59],降泄利水,不走肺经。近现代大多数本草记载更为详实,如:“归脾、膀胱经”[14,17,24,59,68-70];“归脾、肺、膀胱经”[13,22-23,66-67,71];“归肺、膀胱经”[65,72]皆与之功效相符合。另有少部分近代本草增加记载椒目归于肾经:“归脾、肾、膀胱经”[73]:“苦寒,性善降泄下行,入肾、膀胱经,利水消肿”[37]。肾主水,入肾经正应椒目“专行水道,不行谷道”之功效,赋利水消肿之功。综上,椒目归脾、肺、肾、膀胱经。
5 毒性考证
椒目之毒性在历朝历代本草中具有争议。其最早记载于《药性论》“有小毒”[47],而后世有毒无毒记载均未统一。《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上》记载:“临床:川椒目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74];《毒药本草》记载:“少数人内服椒目制剂后出现头昏、口干、恶心、胃不适、自觉有热感,不影响继续服药”[14]。故可推测椒目之毒性在小部分人中出现,具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椒目毒性在各本草中记载见表2。综上,椒目有毒无毒待进一步验证。
6 讨论
6.1 名称
经考证椒目的别名众多,椒子、花椒目、川椒目、蜀椒目等基本都为“花椒别名”加“子”、“目”之类,还有以炮制方法之一命名的炒椒目,为椒目的名称溯源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基原考证可得椒目为花椒或青椒的种子,但未有本草记载其别名为“青椒别名”加“子”、“目”之类,因此其青椒来源部分仍需进一步考证。
6.2 来源
蜀椒与川椒经考证属同种,产于四川。唐宋时期记载“今椒出金州西域者最善”[21,26-27,39],清代出现“花椒之仁,称椒目”的说法[34],《本草撮要》中更有提到“蜀椒,一名川椒。秦产俗名花椒”可知均为同种[36]。近代本草中“蜀椒、川椒、秦椒”逐渐归于“花椒”项下。来源不同的原因大致归为:第一,不同朝代对其药材原植物的认定不同;第二,椒目的产地不同而导致各地文献古籍记载有所出入。
6.3 性味与功效
由本草典籍中功效记载及现代药理研究结合可知,椒目“利水”“平喘”等功效已在现代医药研究中进行了验证并得到应用,其药味为“辛”,药性“寒”“温”皆有大量记载,对于寒热之性的记载歧义,近代郑公硕认为:“椒目寒中有温,水气并治”[14],虽有寒热差别,但寒性仍得到历代主流本草认可。这为椒目现代药理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仍有必要进行。
6.4 炮制与毒性
椒目炮制方法仅为“净制”“炒制”“盐制”,但因何成分作用需要采用此方法炮制仍需进一步探索。椒目有毒无毒结论不一,净制的主要目的是分离药用部位、除去杂质如灰屑、泥沙等;炒制可以降低毒性、提高疗效、还能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溶出;盐制中盐咸寒入肾,主沉降,可以增强药物入肾治下之功。查阅了天津市、辽宁省等多个地方的炮制规范,仅在《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5年版)中提及炒制目的为了减轻毒性[75]。虽然都已经过临床试验,但其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6.5 结语
综上可知,椒目为芸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n.或青椒Zantharylum shimifolium Sieb. et Zucc.的种子,味苦、辛、性寒、无毒或小毒(因毒性有争议需进一步研究);归脾、肺、肾、膀胱经;利水消肿,治肾虚耳鸣,主治水腹胀满,炮制方法净制、炒制和盐制。目前对于椒目的研究主要围绕椒目油、椒目成药、椒目质量标准的研究,但普遍对于椒目药材本身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从此入手对于椒目的名称、基原产地及采收、功效主治、性味归经、炮制及毒性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地归纳并展开了基础性研究,对椒目追本溯源,考究药史,厘清椒目的中药基原性能,为临床正确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椒目中药标准的完善提供科学参考。
1.明·朱橚等, 编. 普济方第4册诸疾4-2卷148-184[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 1963.
2.明·孙一奎, 撰. 叶川, 建一, 校注. 赤水玄珠[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 81-82, 444.
3.国家药典委员会,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中药成方制剂卷2015年版[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 240, 575.
4.万思齐, 王文志, 左浩江, 等. 椒目油改善铁过载雌性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22, 49(19): 3579-3584. [Wan SQ, Wang WZ, Zuo HJ, et al.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seed oil inhibits osteoporosis in female iron overload and ovariectomized rats[J].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2022, 49(19): 3579-3584.] DOI: 10.20043/j.cnki.MPM.202201473.
5.侯静. 椒目油抗炎、抗喉癌作用机制研究[D]. 太原: 山西医科大学, 2022.
6.蒋鑫,姜莹,李秀云. 椒目泄水贴穴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21, 37(9): 74-77. [Jiang X, Jiang Y, Li XY.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30 cases of acupoint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Bunge pricklyash seed drainage patch combined with wester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J].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37(9): 74-77.] DOI: 10.16808/j.cnki.issn1003-7705.2021.09.024.
7.梁·陶弘景, 编. 尚志钧, 尚元腾, 辑校. 本草经集注(辑校本)[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 323.
8.清·刘若金, 原著. 郑怀林, 张琳叶, 焦振廉等, 校注. 本草述校注[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 476.
9.田万安, 编著. 房县中药志第1卷[M].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221.
10.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中医中药研究所, 主编. 四川中药志第2册[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60: 1709.
11.《华山药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 华山药物志[M].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484.
12.高广生, 范奉友, 周玉田, 主编. 常用有毒中药真诠 [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163.
13.司有奇, 主编. 黔南本草上[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15: 376.
14.杨仓良, 主编. 毒药本草[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3: 797.
15.程超寰, 著. 本草释名考订[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429-430.
16.汪毅, 编. 汪毅, 摄影. 黔本草第2卷[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17: 172.
17.刘道清, 著. 中药别名大辞典[M]. 郑州: 中原农民出版社, 2013: 262.
18.秦伯未, 编. 秦伯未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M]. 北京: 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268.
19.徐国龙, 陈维华, 张明淮等, 编. 常用中药处方名辨义 [M].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110.
20.雷国莲, 顿宝生, 主编. 中药炮制技术指南[M]. 西安: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2002: 233.
21.唐·苏敬等, 撰. 尚志钧, 辑校. 唐·新修本草辑复本 [M].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343.
2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编. 中华本草4[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982.
23.时霄霄, 主编. 邹平中药志[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5: 394-395.
24.冉懋雄, 郭建民, 主编. 现代中药炮制手册[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583.
25.春秋·孔丘, 编. 日·细井徇, 绘. 诗经名物图解版[M].沈阳: 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17: 83, 222.
26.宋·卢多逊, 李昉等, 撰. 尚志钧, 辑校. 开宝本草辑复本[M].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289.
27.宋·唐慎微, 撰. 尚志钧, 等, 校点. 证类本草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3: 402.
28.宋·寇宗奭, 撰. 颜正华等, 点校. 本草衍义[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 93.
29.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本草纲目下[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8: 1244.
30.明·李梃, 著. 金嫣莉等, 校注. 医学入门[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5: 191.
31.鲁军, 主编. 中国文化研究会, 纂. 中国本草全书第159卷[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9: 532.
32.清·徐大椿, 撰. 徐大椿医书全集[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 759.
33.张家礼, 主编. 金匮要略[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 398, 124.
34.张伯龙, 问. 唐容川, 答. 黄杰熙, 评注. 本草问答评注[M]. 太原: 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1991: 71.
35.清·吴其浚, 著. 植物名实图考[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7: 783.
36.陈蕙亭, 辑. 珍本医书集成2本草类本草撮要[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40.
37.高学敏, 主编.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药学[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7: 150.
38.张明心, 主编. 药材资料汇编[M].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9: 71.
39.掌禹锡, 编纂. 嘉祐本草辑复本[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9: 318.
40.张贵君, 主编. 精编中草药彩色图谱[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6: 910.
41.清·张秉成, 编著. 本草便读[M]. 上海: 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8: 89.
42.明·陈嘉谟, 撰. 本草蒙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 245.
43.杨见端,主编.祁州中药志[M].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166.
44.山西省卫生厅, 编. 山西中药志[M].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59: 340.
45.明·李中立, 撰. 张卫, 张瑞贤, 校注.本草原始·杏雨轩医学选刊[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1: 365.
46.蔡光先,主编.湖南药物志第六卷[M].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4451.
47.唐·甄权, 著. 药性论[M]. 皖南医学院科研科, 1983: 46, 82.
48.隋·巢元方, 撰. 黄作阵, 点校. 诸病源候论[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109.
49.唐雪梅, 张同远, 主编. 杨进, 马健, 总主编. 素问白话解读[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176.
50.元·李杲, 编辑. 明·李时珍, 参订. 明·姚可成, 补辑. 郑金生等, 校点. 食物本草[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0: 310.
51.宋·许叔微, 述. 普济本事方10卷[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9: 79.
52.宋·赵佶, 编. 圣济总录下[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2: 1944.
53.清·汪昂, 辑. 陈赞育, 点校. 本草备要[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47.
54.清·汪绂, 撰. 江凌圳等, 校注. 医林纂要探源[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 172.
55.清·黄元御, 著. 长沙药解[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 26.
56.日·丹波元坚, 编纂. 李洪涛, 主校. 杂病广要[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2: 261.
57.唐·孙思邈, 撰. 鲁兆麟, 主校. 备急千金要方[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79.
58.宋代平, 主编. 名医用药经验荟萃[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 220.
59.彭勃, 主编. 要药分剂[M].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5: 68.
60.周仲瑛, 于文明, 主编.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续本草卷本草求原下[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768.
61.青海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民卫组, 编. 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第1册[M]. 西宁: 青海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民卫组, 1970: 180.
62.清·汪讱庵, 著. 本草易读[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 279.
63.清·吴仪洛, 撰. 朱建平, 吴文清, 点校. 本草从新[M].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1: 148.
64.王世民, 王永吉, 主编. 实用中医方药手册[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250.
65.《中国药物大全》编委会, 编. 中国药物大全中药卷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278.
66.李建生, 崔瑛, 主编. 肺病中药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0: 108.
67.陈士林, 主编.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药资源学[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8: 101.
68.柳红芳, 汪霞, 主编. 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175.
69.吕志杰, 主编. 仲景方药古今应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6: 241.
70.上海中医学院中药教研室, 编著. 中药临床手册[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31.
71.杨卫平, 主编. 临床常用中药手册[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 376.
72.陈瑞华, 叶显纯, 王爱芳, 编著. 实用中药手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555.
73.邱健行, 著. 岭南脾胃论[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 87.
74.沈丕安, 著. 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上[M].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570.
75.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编. 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5年版[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