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建立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中维生素B2有关物质测定方法。
方法 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3.5)-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 ℃,进样量为20 μL。
结果 该法对维生素B2及其降解杂质光色素、光黄素均能有效分离;维生素B2、光黄素与光色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9~3.594 μg/mL(r=1.000 0)、0.115~3.479 μg/mL(r=1.000 0)、0.114~3.435 μg/mL(r=0.999 9),光黄素和光色素的校正因子分别为0.7与1.0。
结论 该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测定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中维生素B2的降解杂质,为提升药品质量、降低用药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葡萄糖酸钙400 mg、葡萄糖酸亚铁100 mg、葡萄糖酸锌30 mg、维生素B2 3 mg,是我国特有品种,适用于骨质疏松等钙缺乏症、生长发育迟缓等锌缺乏证、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口角炎等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疾病。该药受众广泛,孕妇、儿童与老年人特殊人群为主要用药群体,由于其生理机能的特殊性,药品中的毒性杂质即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危害健康,故更需严格控制其药品质量,以保障用药安全。目前国内有2家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的生产企业(A企业和B企业)。本课题组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多次发现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中维生素B2含量偏低,进一步研究其稳定性,发现维生素B2含量在有效期内可降低7%,其降解杂质存在安全隐患。经查询相关文献,维生素B2具有光降解特性,降解杂质为光黄素与光色素[1-5],但迄今关于光黄素与光色素化合物的研究报道较少。有研究采用ADMET Predictor软件预测其毒理性质,结果光黄素与光色素均具生殖毒性、肝脏毒性与致染色体变异可能性。根据A企业和B企业注册标准[6-7]考察本品中维生素B2有关物质,结果仅B企业标准控制了有关物质,但采用其有关物质测定法检测时阴性样品产生的色谱峰较多,干扰维生素B2降解杂质的检测,可操作性较差。经查询国内外药典,维生素B2原料药《中国药典》[8]、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EP)[9]和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BP)[10]均控制了有关物质,《中国药典》未控制特定杂质,EP与BP控制的4个特定杂质中包括限度为0.025%的光黄素和限度为0.2%的光色素。采用现行药典维生素B2原料药的色谱条件考察本品中维生素B2的有关物质,光黄素与光色素的检测均存在干扰,不能有效控制本品中维生素B2的有关物质含量,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进一步保障用药安全、降低用药风险,迫切需要建立有效测定本品中维生素B2有关物质的方法。在多组分存在干扰的情况下,本文通过改进有关物质检测条件,建立一种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测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中维生素B2降解杂质光黄素与光色素含量的方法。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LC LabSolutions工作站和DAD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XP205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Version 10.4.0.5 ADMET PredictorTM软件(Simulations Plus, Inc.,USA)。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对照品光黄素(批号:1-NVG-118-2,纯度95.14%)、光色素(批号:3VQ8G-BJ,纯度99.9%)、维生素B2(批号:100369-201504,纯度98.2%)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甲醇和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
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规格:10 mL,A公司4批(批号:170301、190701、190705、190707),B公司6批(批号:151016、160519、160520、180501、180709、190603)。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3.5)(A)-乙腈(B),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 ℃,进样量为20 μL。
2.2 溶液的配制
2.2.1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2.2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 mL,置10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2.3 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维生素B2对照品30.5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稀盐酸5 mL使溶解,用水稀释至刻度,得维生素B2对照品贮备液;精密称光黄素对照品7.62 mg,置25 mL量瓶中,加乙腈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光黄素对照品贮备液,精密量取1 mL置1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得光黄素定位溶液;精密称取光色素对照品14.33 mg,置50 mL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光色素对照品贮备液,精密量取1 mL置10 mL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得光色素定位溶液。
2.2.4 阴性样品溶液
分别按A企业和B企业的处方工艺制备缺维生素B2的阴性样品,并按“2.2.1”项下方法制得阴性样品溶液。
2.2.5 系统适用性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1:取维生素B2对照品30 mg,置敞口器皿中,加0.5 mol/L氢氧化钠溶液1 mL使溶解,光照4 h,加冰醋酸0.5 mL,转移至10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系统适用性溶液2:取系统适用性溶液1与A企业样品溶液等体积混合,摇匀,即得。
2.3 方法学验证
2.3.1 系统适用性试验
精密吸取系统适用性溶液2、阴性样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与各对照品定位溶液适量,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HPLC色谱图见图1。结果显示阴性样品溶液对主峰及所检杂质峰无干扰,系统适用性溶液2中维生素B2、光黄素、苯甲酸钠(A企业防腐剂)与光色素依次出峰,保留时间分别为15.086、21.363、25.585、28.652 min,光黄素、光色素与相邻峰的分离度分别为1.9和4.0,均满足《中国药典》的要求。
2.3.2 破坏试验
取同一批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A企业,批号:190701)内容物适量,滤过,作为未破坏溶液;取内容物5 mL,加盐酸溶液(1→2)1 mL,60 ℃水浴加热2 h,滤过,作为酸破坏溶液;取内容物10 mL,用2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后继续加入2 mL,40 ℃水浴加热2 h,加冰醋酸0.5 mL,滤过,作为碱破坏溶液;取内容物10 mL加10%双氧水2 mL,室温放置2 h,滤过,作为氧化破坏溶液;取内容物10 mL,置60 ℃水浴加热2 h,摇匀,滤过,作为高温破坏溶液;取内容物10 mL,置敞口器皿中光照(4 500 Lx±500 Lx)4 h,滤过,作为光照破坏溶液。
将上述6份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图2),结果表明在光照破坏情况下光色素明显增加;各强制破坏条件下主峰与相邻峰、光黄素和光色素与相邻杂质峰均有可效分离。
2.3.3 线性关系考察和校正因子
分别精密量取维生素B2贮备液、光黄素贮备液和光色素贮备液各2 mL,置同一100 mL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线性贮备液;精密量取线性贮备液1 mL和3 mL分别置于50 mL量瓶中,作为线性1号和2号溶液;精密量取线性贮备液2、4、6 mL分别置于10 mL量瓶中,作为线性3~5号溶液。分别精密量取线性 1~5号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以浓度(X,μg/mL)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并计算线性回归方程与校正因子,维生素B2回归方程斜率与杂质回归方程斜率的比值即为校正因子,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各组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2.3.4 定量限与检测限
取光黄素和光色素对照品溶液进行逐级稀释,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以信噪比约为10 ∶ 1时的溶液浓度作为定量限,计算得光黄素和光色素的定量限分别为46、80 ng/ mL;以信噪比约为3 ∶ 1时的溶液浓度作为检测限,计算得光黄素与光色素检测限分别为17、26 ng/mL。
2.3.5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A企业,批号:160520)20 μL,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计算得光色素峰面积的RSD为0.32%(n=6),光黄素均未检出,表明该仪器精密度良好。
2.3.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样品(A企业,批号:160520),按“2.2”项下方法平行配制6份供试品溶液,并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按加校正因子自身对照法计算光黄素与光色素的含量,结果光黄素均未检出,光色素平均含量为2.8%,RSD为0.68%(n=6),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3.7 稳定性试验
取室温避光保存的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12、24 h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得维生素B2和光色素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64%、0.35%(n=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避光条件下24 h内稳定性良好。
2.3.8 耐用性试验
考察不同色谱仪、色谱柱、柱温、流速等色谱条件的影响,分别取样品溶液与对照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光黄素与光色素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均符合要求,表明方法耐用性良好。
2.4 样品测定
分别取A企业和B企业共10批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并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按加校正因子自身对照法计算光黄素和光色素的含量,结果见表4。根据样品测定结果,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8]维生素B2片有关物质单杂限度,建议控制光色素限度为1.5%。
3 讨论
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在现行药典与文献[11]基础上,通过优化HPLC流动相pH与检测波长,解决了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中维生素B2降解杂质光黄素与光色素的分离、检测问题。流动相筛选:以0.05%、0.1%、0.2%磷酸溶液为水相,分别用三乙胺调节pH至4.5、4.0、3.5、3.0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表明,0.1%磷酸溶液(pH 3.5)-乙腈进行梯度洗脱,系统适用性溶液2中光黄素与光色素峰形对称,与相邻峰分离度均大于1.5。检测波长选择:光黄素与光色素在265 nm/222 nm、260 nm/219 nm处分别有最大吸收。结合杂质的光谱行为与样品测定结果,选取光色素最大吸收波长260 nm为检测波长,以保障杂质检测灵敏度。
3.2 潜在风险需重视
尽管现行标准[8, 12]与文献[13]尚未对葡萄糖酸亚铁中的紫外吸收杂质提出明确控制要求,但本研究发现此类杂质的存在可能隐含潜在风险。通过考察原辅料,发现对阴性样品中3~4 min处色谱峰主要来源于葡萄糖酸亚铁原料药,推测其与合成工艺中副产物或未完全除尽的中间体相关,不同厂家/批次原料药中该杂质响应值差异显著,提示现有生产工艺稳定性不足。建议企业将紫外吸收杂质纳入葡萄糖酸亚铁原料药质量研究项目,并通过优化结晶纯化步骤或订入中间体质控指标,降低终制剂质量风险。
3.3 小结
本文建立测定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解决了复方制剂中维生素B2降解产物的检测难题,具有高专属性、灵敏度和实用性,为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1.Yamabe S, Tsuchida N, Yamazaki S. A DFT study on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vitamin B2[J]. Food Chem, 2022, 4: 100080. DOI: 10.1016/J.FOCHMS.2022.100080.
2.Ahmad I, Fasihullah Q, Vaid FHM. Effect of light intensity and wavelengths on photodegradation reactions of riboflavin in aqueous solution[J]. J Photochem Photobiol B, 2005, 82(1): 21-27. DOI: 10.1016/j.jphotobiol.2005.08.004.
3.张红霞, 黄荣清, 肖炳坤, 等. 核黄素、光黄素、光色素及其他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J]. 药物分析杂志, 2010, 30(1): 67-70. [Zhang HX, Huang RQ, Xiao BK, et al. HPLC determination of riboflavin, lumiflavin, lumichrome and tther related substances[J].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2010, 30(1): 67-70.] DOI: 10.16155/j.0254-1793.2010.01.038.
4.薛晶, 李娅萍, 南楠, 等. 维生素B2片的一致性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8, 35(8): 1253-1257. [Xue J, Li YP, Nan N, et al. Discussion on consistency evaluation method of vitamin B2 tablets[J].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 2018, 35(8): 1253-1257.] DOI: 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18.08.031.
5.Iqbal A, Zubair A, Sheraz MA, et al. Stability-indicating spectrofluorimetric method for the assay of riboflavin and photoproducts: Kinetic applications[J]. Luminescence, 2018, 33(6): 1070-1080. DOI: 10.1002/bio.3510.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标准. YBH01612009[S]. 2009.
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标准. YBH08212009[S]. 2009.
8.中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S]. 2020: 1475-1476, 1517-1518.
9.EP11.0[S]. 2022: 3881-3883.
10.BP2024[S]. 2024: 824-826.
11.房冉, 王晗, 陈玉双, 等. HPLC检测维生素B2片中有关物质的方法优化[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2, 37(2): 2764-2769. [Fang R, Wang H, Chen YS, et al. Improvement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for related substances in vitamin B2 tablets by HPLC[J].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 2022, 37(22): 2764-2769.] DOI: 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20.22.01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BG1903.10-2015[S]. 2015.
13.揭琴丰, 邱伟华, 王杉. 葡萄糖酸亚铁的国内外法规标准概述[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38(23): 335-339. [Jie QF, Qiu WH, Wang S. Overview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of ferrous gluconate[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17, 38(23): 335-339.]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7.2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