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医学期刊社系列期刊网站!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湖北医学精品期刊

百度学术索引期刊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收录期刊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数据库(JST)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收录期刊

首页 在线期刊 预先发表 详情

KSCN配位显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阅读:41次 下载:5次 下载 手机版

作者: 单红芳 陈宁 张爱菊 李花 张小林 李晓青

作者单位: 甘肃医学院药学院(甘肃平凉 774000)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氢 硫氰酸钾 显色反应 活性

基金项目: 甘肃医学院院(系)主任“负责制项目”(GY-2023FZZ06);甘肃省2024年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2024B-215);甘肃省2025年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2025B-267)

摘要| Abstract

目的  针对前期显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时存在的检测限偏高、灵敏度不足及显色溶液稳定性差等问题,建立一种新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检测方法。

方法  Fe2+与SCN-不发生显色反应,而H2O2可氧化Fe2+生成Fe3+,Fe3+与SCN-进一步形成在458 nm处有最大吸收的Fe3+/SCN-配合物,体系的吸光度与H2O2浓度呈正相关;当过氧化氢酶存在时,可催化分解H2O2,导致吸光度随时间递减,其递减速率(A/t)即反映了酶的催化活性。

结果  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效测定范围为20~400 U/L,最低检测限为10 U/L。

结论  本研究首次在光度法中使用无机显色剂,通过配位反应构建了一种准确、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方法,适用于微量酶活性检测,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全文| Full-text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作为一种酶类清除剂,是生物防御体系的关键酶之一[1-2],能够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为H2O和O2,从而清除体内H2O2,保护细胞免受其毒害。该酶在医药领域具有多种用途,涵盖药物制备与生产、临床诊断与治疗、生物制剂生产以及增强免疫力与促进健康等方面。目前关于CAT活性检测的方法较多,包括滴定法[3]、化学发光法[4]、催化荧光法[5]、紫外分光光度法[6-7]等。其中,滴定法最为常用,但检测限较高;荧光法可实现微量检测,但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常规经济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仅针对底物H2O2,光灵敏性有限;褪色光度法[8]和显色光度法[9-13]因操作简便、成本低而广受推崇,但所用显色剂和染料多属有毒有机物,且反应过程复杂、不易彻底。目前,以无机试剂为主体、基于Fe3+/SCN-配位显色反应测定CAT活性的研究仍较为少见。

硫氰酸钾(KSCN),又称硫氰化钾,是Fe3+的专一性探针试剂[14-18],加入后可与Fe3+形成血红色配合物。在过CAT分解H2O2的过程中,若存在过量Fe3+,剩余的H2O2可将其部分氧化为Fe2+,生成的Fe3+/SCN-配合物在458 nm波长处具有最大吸光度(A),且该A值与剩余H2O2浓度呈正相关。因此,通过酶反应前后A的差值(ΔA)即可确定酶活性。KSCN显色光度法虽然在灵敏度上不及荧光法,但其检测准确度更高,反应快速,计量关系明确,操作简便,过程安全环保,对生物样品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低至1.63%。新方法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表明,其非常适用于CAT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基于上述优势,本研究拟通过系统试验对该检测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与验证。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UV110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S-3C/3E/25酸度计(上海雷磁);FA2004N电子分析天平(上海菁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CAT(英国沃特曼,来源于牛肝脏,批号:JS301719,纯度≥3 000 U/mg);KSCN(天津市登丰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210301);七水硫酸亚铁(FeSO4·7H2O,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24100801);3% H2O2(山东利尔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240817)。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配制

CAT工作液(300 U/L):称取1 mg CAT固体,用100 mL二次蒸馏水溶解并定容,于4℃低温保存;使用前需再次稀释100倍。

H2O2标准溶液(0.01 mol/L):用微量取样器取3% H2O2溶液5 mL,置于100 mL量瓶中,加水稀释并定容;采用高锰酸钾法进行标定,溶液于4℃低温密封保存,使用前需再次稀释。

0.01 mol/L Fe2+溶液:称取0.278 g FeSO4·7H2O,直接置于小试剂瓶中,加入100 mL水,振荡溶解后,加入1粒锌粒,可长期保存。

0.1 mol/L KSCN溶液:称取0.971 8 g KSCN固体,加入100 mL水溶解。

0.5 mol/L硫酸(H2SO4)溶液:量取5 mL浓H2SO4,缓慢加入180 mL超纯水中,混匀均匀。

2.2 测定原理

CAT可催化分解H2O2。在H2SO4介质中,当存在过量Fe2+时,未被分解的剩余H2O2会将Fe2+氧化生成Fe3+。生成的Fe3+与SCN-形成配合物,该配合物在458 nm波长处具有最大吸收峰。反应方程式如下:

Fe3++SCN-→n[Fe(SCN)n]3-n(n=1~6时均为血红色)

酶活性通过加酶前后ΔA来确定。根据公认的定义,酶活性是指在1 min内,单位体积酶液所能分解的H2O2物质的量(μmol),其值可通过公式(1)计算得出:

其中,ΔA为加酶前后A差值(比色皿液层厚度为1 cm);t为反应时间(min);K为工作曲线方程斜率[H2O2表观毫摩尔吸光系数,L/(mmol·cm)]),表示1 mmol/LH2O2对应的A变化量;V为反应液体积(mL);v为酶样品体积酶活性;1 000为单位转换系数。

2.3 测定方法

在10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一定体积的酶液和0.20 mL 0.01 mol/L H2O2溶液,于25℃孵育10 min;随后加入0.10 mL 0.5 mol/L H2SO4溶液终止酶反应;再加入1.00 mL 0.01 mol/L Fe2+溶液,室温反应5 min;之后加入1.00 mL 0.1 mol/L KSCN溶液,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以蒸馏水作为参比溶液,使用光径为1 cm的比色皿,在458 nm波长下测定A值。

另取一支10 mL比色管,先向酶液中直接加入H2SO4使其灭活,再加入0.20 mL 0.01 mol/L H2O2溶液,后续操作步骤与前文相同,测定AO。根据ΔA(AO-A)计算酶液活性。

2.4 吸收曲线分析

Fe2+/SCN-混合溶液在360~700 nm波长区间内无吸收峰,表明两者不发生显色反应。然而,当存在H2O2时,H2O2将Fe2+氧化为Fe3+,Fe3+与SCN-发生配位反应并显色,生成配合物[Fe(SCN)n]3-n,其在458 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该吸收峰的A值与H2O2浓度呈正相关(图1)。当H2O2浓度为0.02 mmol/L 时,测得A值为1.258,计算得H2O2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超过6×104L/(mol·cm)。结果表明,即使微摩尔级别的 H2O2也对显色反应具有显著增强作用,这为CAT活性的测定提供了便利。

  • 图1 不同浓度H2O2显色反应体系吸收曲线
    Figure 1.The absorption curves of H2O2 color reaction system

2.5 KSCN显色反应条件优化

2.5.1 Fe2+反应浓度的影响

设定H2O2的反应浓度为 0.10 mmol/L,分别取 0.01 mol/L Fe2+溶液0.10、0.30、0.50、0.70、1.00、1.50、2.00 mL进行试验,对应Fe2+的反应浓度依次为 0.1、0.3、0.5、0.7、1.0、1.5、2.0  mmol/L。结果表明,当Fe2+浓度大于0.7 mmol/L时,H2O2完全反应,A值达到最大(图2)。此时Fe2+与H2O2的浓度比超过7  ∶ 1,说明Fe2+相对过量。当Fe2+浓度较低时,一方面H2O2过量导致生成的Fe3+不足,另一方面产物Fe3+可能引发H2O2的内部分解,从而使KSCN显色反应受到限制。为减少副反应引入的系统误差,最终选择Fe2+的反应浓度为1.0 mmol/L,此时需取 0.01 mol/L Fe2+溶液1.00 mL。

  • 图2 反应液Fe2+浓度的影响
    Figure 2.The influence of Fe2+ concentration in reaction solution

2.5.2 H2SO4浓度的影响

设定H2O2的反应浓度为0.10 mmol/L,操作步骤同前。本研究重点考察0.5 mol/L H2SO4的体积对KSCN显色反应程度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H2O2的得电子反应需在酸性环境中进行,酸性条件可有效抑制Fe3+的水解。结果表明,当H2SO4浓度为5 mmol/L时,体系在458 nm 处的A值达到最大;而当H2SO4浓度大于15 mmol/L时,A值迅速下降,这是由于酸度过高加剧了质子化效应,使SCN-以HSCN分子形式存在,从而导致Fe3+的络合反应受到抑制。因此,最终将H2SO4的反应浓度设定为5 mmol/L,此时需加入0.5  mol/L H2SO4溶液0.10 mL。

  • 图3 H2SO4浓度与A值的关系
    Figure 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2SO4 concentrationand A value

2.5.3 反应时间的影响

设定H2O2的反应浓度为0.10 mmol/L,操作步骤同前。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H2O2与Fe2+反应的最佳时间。在H2SO4介质中,H2O2与Fe2+反应迅速,从图4可以看出,反应进行2 min后A值已达到最大。为确保H2O2完全且彻底反应,实际反应时间最终设定为5 min。

  • 图4 反应时间的影响
    Figure 4.The influence of reaction time

2.5.4 SCN-反应浓度的考察

在H2O2反应浓度为0.10 mmol/L、其他条件恒定的情况下,试验考察了SCN-反应浓度对体系A值的影响(图5)。结果显示,显色液的A值随SCN-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当SCN-浓度大于0.01 mol/L 时,线性关系逐渐变差;SCN-浓度大于0.03 mol/L 后,A值趋于稳定。为降低测量误差,最终将SCN-的反应浓度设定为0.01  mol/L,此时需加入0.1 mol/L SCN-溶液1.00 mL。

  • 图5 SCN-反应浓度的影响
    Figure 5.The influence of SCN- reaction concentration

2.6 H2O2工作曲线方程

取11支10 mL刻度比色管,依次加入0.01 mol/L H2O2标准溶液0.0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 mL,各加入0.5 mol/L H2SO4溶液0.10 mL及0.01 mol/L Fe2+溶液1.00 mL,室温反应5 min后随之加入0.1 mol/L KSCN溶液1.00 mL,用蒸馏水稀释并定容至刻度,由此反应浓度分别为0.0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 mmol/L的H2O2标准系列,于458 nm波长处测定各溶液 的A值,以H2O2浓度(mmol/L)为横坐标、A值为纵坐标进行线性拟合,建立H2O2的工作曲线方程。

如图6所示,在0.01~0.20 mmol/L浓度范围内,H2O2浓度与显色液A值呈良好线性关系。根据工作曲线斜率计算得出H2O2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151 4 L/(mmol·cm),即反应液中H2O2浓度每降低1 mmol/L,A值相应减少6.151 4。对H2O2空白体系进行10次平行测定,标准偏差为0.012。取3倍标准偏差除以工作曲线斜率,计算得H2O2的检测限为0.005 mmol/L。

  • 图6 显色液A值与H2O2浓度关系
    Figure 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value of colorimetric solution and H2O2 concentration

2.7 酶分解反应条件设定

2.7.1 底物H2O2用量

图6结果显示,H2O2在0.01~0.20 mmol/L浓度范围内与显色液A值呈线性关系。为降低测量误差并拓宽酶活性测定范围,将底物H2O2的反应浓度设定为0.20 mmol/L,此时需加入0.01 mol/L H2O2溶液0.20 mL。

2.7.2 酶分解反应时间设定

CAT活性反映了H2O2的分解量及酶催化反应的时间,体现了酶促反应速率的大小,因此酶分解反应时间的设定至关重要。取300 U/L CAT标准工作液0.50 mL作为测试液,在仅改变酶分解反应时间的条件下,按试验方法测定反应液A值,并计算酶分解反应前后的ΔA。图7结果显示,A值随酶分解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并在25 min后趋于稳定;在反应初始阶段(0~10 min),ΔA与酶分解反应时间呈正比关系,符合酶反应动力学特征。因此,最终将酶分解反应时间设定为10 min。

  • 图7 酶分解反应时间考察
    Figure 7.The investigation of enzyme decomposition reaction time

2.8 CAT检测范围和检测限

在0.01~0.20 mmol/L浓度范围内,H2O2浓度与显色液A值呈线性关系,其检测限为0.005 mmol/L。按酶活性计算公式计算,若酶分解反应时间设定为10 min,待测酶液取样体积为0.50 mL,则CAT活性的检测范围为20~400 U/L,方法检测限为10 U/L。

2.9 精密度试验

取标示活性为300 U/L的过氧化氢酶工作液0.50 mL作为测试液,按“2.3”项下方法进行测定,平行操作6次,计算得该CAT工作液活性的实际测定值为260.9 U/L,与标示值基本一致,RSD为0.32%(n=6),结果表明基于KSCN显色光度法测定CAT活性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10 干扰试验

在优化的测定条件下,通过考察常见共存离子及有机物的干扰效应,评估了本方法在生物样品CAT检测中的适用性。取300 U/L CAT工作液0.50 mL作为测试液,反应液中底物H2O2浓度设定为0.2 mmol/L,通过添加不同剂量的干扰物质(相对于H2O2的量),进行酶活性回收率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常见共存离子(如Ca2+、Br-、CO32-、Cl-、Na+、PO43-)对CAT测定无干扰,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均不超过5%,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同时,试验证实其他生物酶(如3 000 U/L葡萄糖氧化酶、3 000 U/L淀粉酶等)对CAT活性测定亦无明显影响。生物组织样品中可能存在的谷胱甘肽虽可还原H2O2,但其含量通常极低,该干扰可通过设置酶灭活空白进行消除。

  • 表格1 设定干扰物质条件下CAT活性测定回收试验
    Table 1.The recovery test for CAT activity determination under interference substance conditions

2.11 样品分析与方法比较

取鲫鱼活体肝脏组织,称重后加入pH 7.0 的磷酸盐缓冲液,匀浆并定容至 0.1 g/L,随后12.577 5×g离心30 min。取上清液分装于多个1  mL塑料离心管中,经速冻处理后保存,使用前解冻。

分别采用显色法、碘量法(通过间接碘量法测定加酶前后H2O2的减少量)[3]和高锰酸钾法(以高锰酸钾为标准溶液测定加酶前后H2O2的减少量)[3]定量测定鲫鱼肝脏样品中的酶活性(采用显色法测定时,需将解冻样品用超纯水稀释10倍,每次取0.50 mL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显色法、碘量法和高锰酸钾法测得的酶活性分别为:(3 254±52)、(3 316±112)、(3 208±157)U/L,RSD分别为1.63%、2.57%和3.32%(n=6)。3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显色法精密度更小。

3 讨论

本文依据CAT分解H2O2,强酸环境下过剩H2O2与Fe2+发生反应生成Fe3+,Fe3+/SCN-配合物在458 nm处有最大吸收的现象建立了一种测定CAT活性的新方法。CAT活性的检测范围为20~400 U/L,方法检测限为10 U/L;方法的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常见共存离子(如Ca2+、Br-、CO32-、Cl-、Na+、PO43-)对CAT测定无干扰,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均不超过5%,其他生物酶(如3  000  U/L葡萄糖氧化酶、3 000 U/L淀粉酶等)对CAT活性测定亦无明显影响;与碘量法、高锰酸钾法作比较,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新方法表现出更好的精密度;试剂稳定且易保存,测试成本低,SCN-/Fe2+不反应,SCN-、Fe2+、H2SO4三者可混合处。本方法上述优势可为后续CAT试剂盒的研发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陆灿, 姜翠玲, 冯亚坤, 等. 两种沉水植物对聚乳酸微塑料胁迫的生长和生理响应[J]. 环境科学学报, 2024, 44(1): 378-385. [Lu C, Jiang CL, Feng YK, et al.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two submerged plants to polylactic acid microplastic stresses[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24, 44(1): 378-385.] DOI: 10.13671/j.hjkxxb.2024.0216.

2.祁伟亮, 李梦, 乔义林, 等. 外源H2O2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4, 43(5): 46-51.[Qi WL, Li M, Qiao YL, et al. Effects of exogenous H2O2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rassica napus L.[J].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2024, 43(5): 46-51.] DOI: 10.3969/j.issn.1006-9690.2024.05.007.

3.王金亭, 方俊. 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第2版[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137-139.

4.孙岑岑, 方瑜, 董伟仁, 等. 鲁米诺化学发光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系统[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3, 42(8): 1-4, 19. [Sun CC, Fang Y, Dong WR, et al. Luminol chemiluminescence catalase activity determination system[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23, 42(8): 1-4, 19.] DOI: 10.19927/j.cnki.syyt.2023.08.001.

5.李花, 白莹, 张爱菊, 等. H2O2-OPD-Fe2+体系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2, 34(11): 2740-2744. [Li H, Bai Y, Zhang AJ, et al. Determination of catalase activity by cataytic spectrophotofluorimetry based on H2O2-OPD-Fe2+ system[J]. 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022, 34(11): 2740-2744.]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22.11.019.

6.张俊杰, 蔡长春, 曹景林, 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烟苗过氧化氢酶活性[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 18(4): 27-33. [Zhang JJ, Cai CC, Cao JL, et al. Determining the catalase activity in Tobacco seedlings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J]. Jour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3, 18(4): 27-33.] DOI: 10.19687/j.cnki.1673-7105.2023.04.004.

7.王群, 刘朝巍, 徐文娟.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玉米过氧化氢酶活性新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5): 159-165. [Wang Q, Liu ZW, Xu WJ.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measurement of catalase activity in maize[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6, 32(15): 159-165.] DOI: CNKI:SUN:ZNTB.0.2016-15-029.

8.Farman AA, Hadwan MH. Simple kinetic method for assessing catalase activity in biological samples[J]. MethodsX, 2021, 8: 101434. DOI: 10.1016/j.mex.2021.101434.

9.董娜, 张爱菊, 白莹, 等. 二苯胺磺酸钠催化动力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8, (10): 179-183. [Dong N, Zhang AJ, Bai Y, et al. Measurement of catalase activity by sodium diphenylamine sulfonate catalytic-kinetic photometry[J]. China Food Additives, 2018, (10): 179-183.] DOI: 10.3969/j.issn.1006-2513.2018.10.020.

10.董娜, 张爱菊, 张小林. Fe2+-催化邻苯二胺显色光度法测定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J]. 分析试验室, 2020, 39(12): 1435-1438. [Dong N, Zhang AJ, Zhang XL.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catalase activity in serum with Fe2+-catalyzed o-phenylenediamine[J].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 2020, 39(12): 1435-1438.] DOI: 10.13595/j.cnki.issn1000-0720.2020.041901.

11.董娜, 赵红强, 张作瑞, 等. 四甲基联苯胺显色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1, 33(4): 720-725. [Dong  N, Zhao HQ, Zhang ZR, et al. Determination of catalase activity by tetramethylbenzidin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J]. 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021, 33(4): 720-725.]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xyjyyy202104019.

12.Correction to: an improved method for measuring catalase activity in biological samples[J]. Biol Methods Protoc, 2024, 9(1): bpae025. DOI: 10.1093/biomethods/bpae025.

13.刘砚韬, 王振伟, 张伶俐.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的新方法 [J]. 华西药学杂志, 2013, 28(4): 403-405. [Liu YT, Wang ZW, Zhang LL. A novel method for the assaying catalase activity[J]. 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 2013, 28(4): 403-405.] DOI: 10.13375/j.cnki.wcjps.2013.04.032.

14.张红, 于亚辉, 张秀艳, 等. 硫氰酸钾和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高纯氧氯化锆中痕量铁[J]. 冶金分析, 2023, 43(12): 73-77. [Zhang H, Yu YH, Zhang XY,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race iron in high purity zirconium oxychloride by potassium thiocyanate and 1,10-phenanthroline spectrophotometry[J]. Metallurgical Analysis, 2023, 43(12): 73-77.] DOI: 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12158.

15.曾远娴, 王轩, 黄慧玲, 等. 硫氰酸钾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多维铁口服液的铁含量[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 9(16): 4363-4368. [Zeng YX, Wang X, Huang HL, et al. Rapid determination of iron content in multidimensional iron oral solution by potassium thiocyanate spectrophotometry[J]. Journal of Food Safety & Quality, 2018, 9(16): 4363-4368.] DOI: 10.3969/j.issn.2095-0381.2018.16.028.

16.李翠英.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强化营养盐中铁的试验方法研究[J]. 中国井矿盐, 2010, 41(1): 33-35. [Li CY. Research on testing method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ron in iron-fortified salt by spectrophotometry with thiocyanate salt[J]. China Well and Rock Salt, 2010, 41(1): 33-35.] DOI: 10.3969/j.issn.1001-0335.2010.01.011.

17.尚尔坤, 田然, 马丽媛, 等. 4种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的对比分析[J]. 食品工业, 2013, 34(10): 223-225. [Shang EK, Tian  R, Ma LY,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our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iron content[J]. The Food Industry, 2013, 34(10): 223-225.] DOI: CNKI:SUN: SPGY.0.2013-10-076.

18.张金, 郭亚萍. KSCN分光光度法测定Fe3+条件研究[J]. 广东化工, 2017, 44(11): 274-275. [Zhang J, Guo YP. Study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Fe3+ by potassium thiocyanate spectrophotometry[J].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2017, 44(11): 274-275.] DOI: 10.3969/j.issn.1007-1865.2017.11.130.